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 第205期

作者:张英时间:2010-06-12点击数:


第32期    总第205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10.6.9

民间跳菜:无量山宴席间的靓丽风景

  








  位于无量山系的南涧彝族自治县有“跳菜之乡”的美称,跳菜是这一带的彝族举行喜庆、婚礼、丧事等活动时常见的一种习俗。相传这是古时期彝族人敬奉帝王在宫中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后来慢慢流传于民间,成为彝族民间艺术之独秀,饮食文化之奇葩。
  彝家人办客事,桌子往往迎面摆开,中间留路,宾客三方围坐。眼花缭乱之际,这些彝家汉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把小碗筷撒毕。“跳菜”开始,只听数声锣响,大号、唢呐齐鸣,主持办事的“总理”一声令下,两位“跳菜”大师从厨房里相继而出,他们头顶托盘,手里还撑着托盘,在托盘里面装满了菜碗,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音乐声中,一前一后,一摇一晃,根据音乐节拍,迈着轻柔而敏捷的步子,缓缓入场,两人一边跳着舞步,一边在脸上做着怪相,其动作幽默而滑稽,舞姿轻松而优美。接着其他“跳菜”者托着花样繁多的菜盘也陆续登台上菜。“跳菜”者多为男人一般两人一对,一对跟着一对跳,姿势各异,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旋转自如,不断地把装满菜肴的托盘在他们手中花样翻新。有的用头顶,有的用手托;更有的用肩抬,有的一人骑在一人身上,下方两手托盘,上方吹奏金唢呐,头还顶着大菜。伴随着激越的唢呐声,他们时而“苍蝇搓脚”,时而“鹭鸶伸腿”,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野鸡吃水”,翻转跺脚,大步舞盘,竞献绝技。
  当第一对“跳菜”刚完毕,第二对、第三对、第四对……,其中最精彩的要数“口功送菜”和“空手叠塔跳”。“口功送菜”,只见“跳菜”者的口中紧衔着两柄大铜勺,勺上各置一碗菜,头顶托盘,盘装满了菜,面带笑容,满怀激情,边跳边上菜。“空手叠塔跳”,只见“跳菜”顶级高手们,头顶托盘,盘装八大碗,双手十指分开,每只手分别托起重叠在一起的四大碗菜,踏着节拍,合着节拍,甩开矫健而优美的舞姿,边跳边舞,穿梭席间,还有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的搭档们,手舞毛巾,一张一弛,一招一式,以合拍的舞步,将迎接“跳菜”的到来,此时,“跳菜”便达到高潮,宾客心惊,碗里肉跳,客人们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上,生怕掉下一碗菜来。
  然而,只见“跳菜”者从容自如,那重叠在一起的菜碗在他们手臂上,随着舞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不断变化着位置,始终稳稳当当,一点菜也不撒出来。“跳菜”要有功夫,摆菜也有讲究,均按传统规矩一一摆放常见的摆法有“回宫八阵”、“四方形”、“梅花形”、“一条街”等。待上四大碗菜,宾客方能动筷,一边欣赏“跳菜”者变换无穷的舞姿和欢快诙谐的表演,一边品尝彝家山寨风味,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南涧“跳菜”,不仅包容了饮食文化的精华,而且囊括了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更是由衷地表达了彝家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片深情厚意。彝族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一个民族。彝族人对客人的情,就像“火把节”的火一样热。
今年的农民春晚让亿万观众又一次感受到了南涧跳菜的独特艺术魅力。随着近年来舞台跳菜的不断走红,跳菜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宴席跳菜也倍受青睐,乡村民间跳菜队逐渐实现了产业化,很多村寨都组织了自己的跳菜队或都有几个精擅、熟练的跳菜者,更有数十支跳菜队上百个跳菜艺人活跃在广州、上海等城市的宾馆、酒店中。如今走进跳菜之乡云南省南涧县无量山中的村村寨寨,每逢婚丧寿迁、红白闲事,办事的人家总会邀请一两支民间跳菜队来表演凑兴,方兴未艾的民间跳菜依然是南涧乡村宴席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网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