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参考 正文

教育参考第113期

作者:林御霖时间:2007-05-31点击数:


第33期总第113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07.5.15

自主学习原则的应用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教师如何教,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所关心的是如何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如何把课讲得精细,不留问题,让学生都明白。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也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但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难度不大,学生有问必答,这实际上还是注入式或灌输式的变种。在观摩公开课的时候,我们也是重点看教师如何分析课文,如何讲解例题,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至于学生如何学却关心不够。由此可见,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第一,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不是单纯的方法改革。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机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是不行的。有些老师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学生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可见,思想不解放的老师,课堂教学改革是搞不好的。第二,学生自学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越高,这就像钻山洞一样,教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却养成了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觖决,教师的讲反而耽误时间。平时教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解,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自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因为教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题,就会落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了出来。第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教师可尝试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20分钟左右,不能少于15分钟,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堂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来源:中国教育先锋网

让成功的人教人成功——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实务教育纪实

最近,西南政法大学首届法律实务教育培训引起人们关注。法律实务教育培训,英文缩写为LPC(LegalPracticeCourse),其核心理念就是“让成功的人教人成功”。开设法律实务教育班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训练,缩短学校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差距,从而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法学教育不能停留在书本――在发达国家,高校法学教育最主要的作用是职业培训,大约98%的法律专业毕业生都在各个“实体”中就业。而国内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过去长期局限在机关和高校,即使去律师事务所,也要先以机关和高校为跳板。这是造成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较难的原因之一。毕业生就业选择面窄,除了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外,也与目前的高校法学教育基本上停留在书本和理论,毕业生难以较快适应市场需求有关,“专业不对口的实质,是人才不对口”。他希望通过开设法律实务教育班,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轰炸式教学挑战学生极限――LPC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并不陌生,起源于英国。法学院学生完成三年的理论学习之后,要专门进行为期一年的LPC技能培训。西南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推行的LPC,引进了西方法学教育的律师执业培训模式,采用严格的选拔及淘汰机制,模拟欧美案例轰炸式教学,挑战学生创造力和忍耐力的极限。这一课程综合了实体法、法律实践和程序法的内容,大约有25%的时间用于掌握诸如起草文件、会见、谈判、辩论和法律调查的技巧。●应用型教育教学如何开展――LPC作为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西南政法大学78级校友、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在给学员上课后感叹不已:“西南政法大学开展法律实务教育,这是一个创举。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让他们将抽象的法律和实际联系起来,在走出学校后,能迅速地适应实际工作。LPC称得上是将法律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的桥梁。”“LPC是教师用自己的话传授自己的东西”,广东天伦律师事务所主任邱代伦认为,“教师们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将学员内在的创造性、积极性激发出来,使学员对激情、自信、创意、团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观摩法院、模拟法庭和案例讨论,是西南政法大学多年来探索出的三位一体实践性教育教学模式,由此构成了LPC的前身。西南政法大学校长陈彬对记者说,LPC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司法礼仪、法律文化、拓展思维训练等许多新的内容,适应了新形势的挑战,必将使学校的应用型教育教学更趋完善和丰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不同的选择,同样的梦想:北京大学第二届元培文化节开幕

5月伊始,北京大学第二届元培文化节拉开帷幕。在元培计划,同学不仅能聆听到各北大各院系资深教师的精彩讲授,还同时享受着北大丰富的学科资源,元培特有的培养机制将教会他们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元培计划经过近6年的探索和努力,在本科生教学及培养,特别是本科生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取得了进步,而当前的元培计划,将继续为建立“元培学院”而努力。北京大学元培作为计划2001年成立的本科教学改革计划,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方针,是培养创新型、领导型人才的新模式的新探索。6年来,元培计划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多样性著称的独特文化。本届元培文化节以“不同的选择,同样的梦想”为主题,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将举办元培导师讲座、跨学科的学术研讨、校友返校交流会、辩论邀请赛、与兄弟院校的篮球邀请赛等一系列活动。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清华“新闻大篷车课堂”启程赴西藏“寻找我心中的香巴拉”

4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新闻大篷车”著称的新生研讨课:“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寻找我心中的香巴拉”赴西藏启程仪式在清华举行。当晚,该课程主讲者新闻学院李希光教授带着选课的15名大一新生和部分新闻与传播学院外教、助教一行30人,乘坐火车经青藏铁路到达拉萨,在那里将进行为期6天的新闻采访实地授课。“新闻大篷车课堂”新生研讨课是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特色入门课程,从2000年创立至今,已经开展了7次外出采访课程。课程创立者和主讲者李希光教授利用寒暑假和国庆、“五一”长假,把新闻采访写作课和新生研讨课“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先后搬到河西走廊上的丝绸古道、楼兰古城、四川黑水县、太行山、北京胡同、内蒙古科尔沁草原、黄土高原上的得胜堡、塞北的凤凰城、珍宝岛和北大荒。大篷车课堂满载着学生到人生的大道上采访实践,在路上,学生们把抽象的新闻理论变成发现新闻故事的方法和讲述故事的能力。 “寻找我心中的香巴拉”是“新闻大篷车”采访课堂的又一次别具特色的活动。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