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参考 正文

教育参考第101期

作者:林御霖时间:2007-05-15点击数:


第24期总第101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07.4.19

国际关系学院传播学专业开展“工作坊式教学”――“工作坊”里新意浓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围绕传播学本科教育进行了多项教改科研,其中运用“工作坊式教学”实验取得一定成效。一、打破传统限制,“知”“行”贯通。“工作坊式教学”的特点,是由具体科研项目带动,提供反映真实活动的复杂学习环境,并针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对接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灵活教学;教学过程是合作工作的过程,师生共同负责工作坊“产品”的全程生产;教师以传播领域中的“程序性知识”与“情境知识”为施教核心,提供问题导向与信息处理的知识,训练学生了解情境,进而解决问题,并在仿真经验中学习自我反省。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能够自觉自主地融会贯通以往学习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分散的知识,在情境学习中逐渐完成认知。二、严格学术训练,促进知识转化。“工作坊式教学”不是传统意义的社会实践,它强调“科研实践”,即不仅是实践能力,更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与拓展。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大量接触到的是间接、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中的许多丰富而感性的内容在从现实向理论转化的过程中遗失或被简化了;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并不能代表实际的技能,因此需要将科研实践作为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桥梁。通过科研实践,大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思路。在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组织、有分工、有团队的科研实践教育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上的进步,更是经历了正规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在工作坊进行“产品”研制时,学生随时会提出各式各样的、甚至非常个性化的问题,也随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向教师求教。这样,需要教师和学生随时充电,随时调动各种能力解决难题。对于较普遍的问题,会集中进行知识的补充。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得到的收获,一是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在主动解决问题的状态下,最利于知识的吸收和运用;二是科研实践项目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三是通过科研实践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种思考能力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质疑反思能力,也是对做事方式的思考能力;四是通过科研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坊”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已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加融会贯通地将不同学科分支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且能够克服学科之间的界限灵活地加以运用,为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打下基础。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英语授课风“劲”吹校园:暨南大学举行本科课程英语授课竞赛

“不同文化之间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如何正确使用针灸发挥传统中医效用……”完全使用英语讲授美国文化、针灸学、证券投资学、植物学等课程,师生热烈互动、评委刁钻提问,明亮的课堂里流淌着纯正、抑扬顿挫的英语发音,间或有会心的笑声响起,这是暨南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本科课程全英语授课竞赛的一个场景。近日,一股倡导全英语授课、加强英语运用能力的风气在暨南园里吹得正“劲”。暨南大学举行第二届本科课程全英语教学竞赛,旨在进一步激发暨南大学教师使用英语讲授非英语专业课程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暨南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非英语专业课程和非英语课程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受益面的最大化。学校开展全英语教学竞赛,一方面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来重视英语教学、关注英语教学、探索英语教学,并与本科课程(全中文)教学竞赛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形成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更浓郁、更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事,通过竞赛,相互切磋、学习、比较,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希望能出现更多、更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带动更多的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带动暨南大学全英语教学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德国文明礼仪课从敲门教起

德国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礼貌有加、举止文明”已成为44岁以下的德国年轻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期望,甚至超过以前父母最看重的“恒心和毅力”、“勤俭持家”等品质。“行为文明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准。”柏林弗莱蒙小学校长凯梅尔博士说,行为文明比法律更重要,缺乏行为文明应该被看作一个严重的国家问题。现在,德国学校在课程表上都增设了“人际交往和行为礼仪”课程,每周授课两个学时。在课堂上,学生们从最基本的礼仪知识学起。比如见面相互问候,进屋前先敲门,给别人造成不便主动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等。当学生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礼仪后,再逐步传授人际交往和言谈举止的必要知识。在谈到怎样养成孩子的行为文明习惯时,凯梅尔博士总结了五个词:“榜样”,让学生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榜样;“解释”,同他们进行有关人类高尚道德的对话,对话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劝诫”,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规劝;“环境”,教师要创造一个道德教育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感受到彼此的相互尊重与合作,从而有助于学生产生利他主义的思想和行动;“体验”,教学生一些有效的助人技能,有计划地安排校内外活动,让他们体验并且逐渐内化各种道德观念,比如带孩子乘车,先买票,然后排队上车,主动让位等。

来源:现教传媒网

吉林化工学院理学院举办“校兴我荣,我为学校争光荣”特色团活

为加强理学院的基础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使同学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国家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理学院分团委于近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今年4月,该院团委举办了“校兴我荣,我为学校争光荣”特色团活。活动中采用小品、相声、趣味评估知识竞比等多种形,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到活动中。

来源:吉林化工学院新闻网

班干部管理要做到“两戒”

学生做班干部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培养。班主任在管理班干部时要做到“两戒”,以便让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也能迅速健康地形成。一戒“全包办”。班主任要给班干部一个成长的大空间,千万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来做,不让班干部插手。班主任要做到“用人不疑”,自己转移到学生的身后,让班干部们走上前台,给他们一个成长的空间,只有这样班干部才有成长进步的可能。如果班主任老是任何事都要全程包办,不但会“累坏”了自己,还会“束缚”了班干部。二戒“全放手”。班主任要给班干部一些机会,但又千万不要把什么事都交给班干部去做。“放手型”的班主任对班干部工作基本上没有指导和限制,班务任由班干部处置。班长得了老师的“授权”之后,就在班里“谁不老实揍谁”,纪律果真好转。班长向班主任报喜:纪律好了。班主任居然不问“是非”,只是一味地表扬。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工作热情,但最终无益于班干部工作能力健康地养成。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发展下去,班长不是要变成一个行事恶劣的“打手”吗?这种班干部培养方式其实是害了学生。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是有限的,所以班干部在处理班务的过程中很需要老师的帮扶指导。如果班主任指导班干部工作处于缺位状态,那班干部的工作偏差就无法得到及时纠正,班干部养成“蛮干”的工作作风就难以避免。

来源:现代教育报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