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参考 正文

教育参考第5期

作者:林御霖时间:2007-03-22点击数:


第5期总第82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07.3.13

教师要力争“四好”

一、学生成绩好——立足之本。“成绩才是硬道理”,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因此,衡量一位教师优劣的最主要的指标是看其所教学生的成绩如何。当然学生的成绩并不只是狭义上的“阿拉伯数字”,还包括学生的能力是否得以发展、个性是否得以彰显、创造潜能是否得以发挥、人格是否健全,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教育和熏陶下,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发展。二、课堂艺术好——成长之基。课堂是教师的生命线,是教师的成长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艺术的高低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指标。平时,我们也会发现,有的教师所教班级的分数虽然不错,但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教师照本宣科,崇尚“满堂灌”和“填鸭式”,学生高分低能。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其量只是处于原始起步阶段,这样的教师也绝不是真正的好教师。三、科研好——发展之源。好教师还必须是科研型教师,致力于通过教育科研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育科研为自己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还要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能笔耕不辍,及时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加以记录,通过总结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成为宝贵的科研成果。四、社会声誉好——立身之魂。“金杯银杯,不如好的口碑”,好教师必须能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在家长、学生和社会上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定将使学生肃然起敬。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好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骄人的业绩和高尚品德赢得学生的信任,得到家长的好评,博得社会的喝彩。

来源:中国教师报

用哲学的头脑解读新课程

改革有很多的困难,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不过新课改不是对已有的课程全面的否定,而是在辩证地对待传统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如何才能促使我国基础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呢?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用哲学的头脑去理解课程、实施课程,是构建新课程理念的根本。一、辩证地对待各种课程理论流派。传统的课程流派都有所偏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的变革势在必行,指导课程实践的课程观也就出现新的走向。从总体上看,课程的历史演进是沿着向人回归的道路展开的;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向完整的人及完整的生活转向。具体体现在:学生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属于课程内容的范畴;课程是学生主体有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辩证地吸收了各流派的基本思想,建立在现代课程观念的基础之上,在新时代的环境下产生出了新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这些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扬弃”的哲学观点。二、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新课程。新一轮课改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走进新课程,就应该自始至终地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来指导我们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件事。一方面,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就应该结合地方实际,选择人类文化领域中对学生的发展有用的要素,有利于学生进步的内容。因而,在课程标准的导向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等等,应该努力开发,并且必须开发。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不同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同一教师同样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处理好与课程的关系:改变固有的工作习惯,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注重课程开发,汇集课程资源。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平等中的首席,由“传话”走向“对话”,真正成为情景中的指导者;应该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著名特级教师施露说得好:“为什么我快乐?因为我与未来在一起。”新课改是必须的,作为课改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要走进新课程更是必须的,紧迫的。理论指导实践,行动源于观念,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武装我们的头脑,是新课改的突破口。

来源:现教传媒网

怎样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习历史不仅是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基本观点,解决和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因此,首先是“寓论于史”,把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人物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例如:讲黄巾起义的原因时,先以生动的材料揭示:“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他们公开出卖官职,而靠钱买官的人上任后就拼命搜刮。有的宦官给狗和马穿上绸缎衣服和官帽子,穷奢极侈。外戚梁冀专断朝政20年,骄奢横暴。有一次,农民误入他的兔苑打死了一只兔,他便杀了农民抵兔子的命。劳动人民无衣无食,河南人民十之四五饿死。农民纷纷逃亡,甚至起来反抗。这样,公元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通过具体史实引导学生分析黄巾起义的原因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使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官逼民反。如果到此为止,还不能说培养了学生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而仅仅是传授了知识,所以应进一步指出:“一切农民起义的原因,都要从当前农民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遭受的压迫剥削即尖锐的阶级矛盾中去寻找。”同时还可根据此观点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如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原因等。这样“史论结合”,就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指南教给了学生,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能独立进行分析和处理。还可举一反三,使同学们认识到今天党中央一再强调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的重大意义。在基础年级教学中做到由“寓论于史”向“史论结合”突破,即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再由观点驾奴史实,反复循环,渐次提高,做到史论的辩证统一,学生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就不需要再花过多的精力、时间去投入这方面的工作了。总之,历史教学要改革,其重点应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能”上来,着眼点应放在基础年级学生能力培养的突破上。因为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将能力培养前移,每个年级,每堂课都必须达到预定的能力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才能使历史教学达到满意的效果。

来源:现教传媒网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学生打分评议老师

近日,中南分校的学生,每人收到一份机读卡,当考官测评自己的带课老师。记者近日走访湖大、武科大、中南民大等高校发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高校都将学生意见放在重要位置。在中南分校,学生考核教师的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学水平及效果、教学规范等三项。学生打分的权重,最低占50%,最高100%。教师课程教得好不好?教学是否负责?学生都有“发言权”。这一测评结果,将载入教师“师德档案”,并和浮动奖金、职称晋升、出国进修等挂钩。学生评老师,老师是否会因为担心“报复”,而放松教学管理?采访中,一位高校老师坦言,如今遇上学生逃课、作弊等情况,还真有些顾虑:“管严了,得罪学生反而容易得低分,对不起自己的奖金;管松了,讨好了学生,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



上一篇:教育参考第6期
下一篇:教育参考第4期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