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 第201期

作者:张英时间:2010-06-03点击数:


第28期    总第201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10.6.2

佤族音乐简述



  佤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怒江山脉南段的西盟、沧源两地,其余散居在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等县,以及西双版纳、德宏自治州境内人口298591人(1982年统计)。佤语属澳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3种方言。由于历史条件及环境的不同,形成了3种不同地区,即阿佤山中心地区(西盟、孟连、澜沧等地)、边缘地区(沧源、耿马、双江等地)和民族杂居地区(永德、镇康、风庆等地)。上述 3个地区的佤族音乐在体裁种类、旋律特点、调式音阶等方面,皆有较明显的区别。永德、镇康等民族杂居区的佤族传统音乐已基本消失,这里流传着邻近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沧源、耿马等边缘地区的佤族民间音乐由于受到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在音乐语言上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发展;以西盟为代表的中心地区,则保存了大量富有特色的佤族传统音乐,虽然还处于较原始的形态,但它是研究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材料。佤族传统音乐主要是民歌及器乐。
  【民歌】 可分为玩调、习俗歌、宗教歌、情歌、山歌、劳动歌、儿歌等。
  【玩调】 流行于沧源、西盟地区,数量众多,分跳调(边唱边舞)及唱调(只唱不舞)两种。沧源地区常于农闲夜晚由妇女和儿童齐唱或轮唱,音乐结构多是乐句变头合尾的反复,从始至终以同一速度演唱。西盟地区多在喜庆节日、宗教活动及日常娱乐中进行,男女皆可参加。演唱形式主要是领唱和齐唱,音乐结构大都是上下句组成的乐段,速度常由慢而快,边唱边舞。
  【习俗歌】 佤族人民在盖新房、婚丧、狩猎等活动中都要唱歌跳舞,由歌手领唱,群众随声应和。西盟县马散的盖新房歌中包括迎客歌、起头歌、半夜歌、天亮送客歌等,其间还穿插多种舞蹈歌。佤族成年人去世后,亲友吊唁时要唱丧事歌。一般分独唱、领唱和齐唱两种。速度较缓慢,旋律深沉,有的带有哭泣的声调,婚礼歌一般由老人领唱,群众应和。音乐多为羽调式。男子常聚众入山围猎,猎得虎豹等大兽后,在返寨途中高唱狩猎歌;入寨后举行祭祀、庆祝仪式,围绕场中的猎物边歌边舞,并高声呼喊,表示人们战胜野兽的自豪心情。
  【宗教歌】 佤族过去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在宗教活动中,演唱特定的歌曲,如“进木鼓歌”、“剽牛歌”、“猎人头歌”、“巫师歌”等。木鼓被视为神器,进木鼓是佤族的大事,要演唱一系列歌曲。其中《选树伐木歌》是朗诵性的咒语及吆喝声,《拉木鼓歌》类似劳动号子。木鼓进寨后,由男女青年演唱欢快的舞蹈歌;木鼓制成后,巫师带领群众演唱《剽牛歌》等。
  【情歌】 佤族未婚青年的交际活动称为“串姑娘”,青年相会时,除了对唱情歌之外,西盟地区男女青年喜用独弦胡边拉边唱(沧源地区男青年喜弹小三弦)。曲调有“串寨子调”、“串姑娘调”等。常用羽调式或徵调式。独弦胡拉唱的音域较窄,音区较低,音程约为五度,旋律深情。
  【山歌】 佤语称“勒”,在山野间劳动或行路时唱。歌词内容较广泛,常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山歌的旋律舒展自由,有的高亢,有的委婉,常用羽调式。沧源地区吟唱的山歌,佤语称“劳尼”,演唱场合可以在山野间,亦可在家中;演唱内容包括爱情生活及长篇叙事诗等。青年男女常唱此歌,其特点是旋律优美、开朗,词曲结合紧密,乐句长短不拘一格。
  【劳动歌】 包括薅草歌、撒谷歌、找野菜歌、砍柴歌等。佤族有互助共耕的习惯,薅草歌一领众和,旋律悠长、节奏自由。撒谷歌粗犷而豪放。找野菜歌为佤族妇女儿童所唱,和山歌、舞蹈歌等近似,富有生活气息。
【儿歌】 数量较多,旋律短小,节奏活泼,常与游戏形式相联系,内容大多与昆虫、鸟兽、家禽等有关。
此外,还有孤儿歌、奴隶歌、催眠歌、新事歌等。

来源:中国民族网

大山里原汁原味的佤族婚礼:欢快 浪漫



  夺手镯求婚: 云南沧源一带佤族姑娘求婚时,可以在平常各种公开活动的场合里寻找机会夺去姑娘的项圈或手镯等装饰品,以示对她有意求爱。在男子动手抢夺时,姑娘不论是否同意他的求婚,都要大吵大闹,故作反抗,这种习俗当地佤族语称为"独特然术"。抢夺装饰品后的三日之内,如果女方不来男家索取,即表示同意男方的求婚。这时,男方立即托媒人到女方家就聘金彩礼等有关问题进行磋商,并议定结婚的日期。
 



   

劳动持家是根本
 

  在过去,佤族的男青年向女青年求婚虽然需要给女方送去很多彩礼。但是,结婚时仪式则比较简单,也没有花费很多的钱财设宴招待宾客。只在自家以简单的饭菜招待双方亲友以及本寨的头人,婚仪由头人主持。有的地方,新娘一到,即由新郎带领去田间地头游转一周,做些象徵性的生产劳动。表示这一对新人从今以后将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有的地方则由头人利用宴会,当着双方的亲友和全体来宾,向新婚夫妇询问基本情况,如是否自愿、是否相爱等等,然后讲话。大意是希望他们婚后和睦、互敬互爱,勤俭持家,努力生产等等。
 
                                                茶与佤族婚礼

 




    由于佤族人民对饮茶的喜爱,婚礼中用茶为礼的风俗也就在佤族群众中流传至今,佤族订婚,要送三次“都帕”(订婚礼):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不能少,另再送些茶叶、芭蕉之类,数量不限;第二次送“邻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邻居同意并可证明这桩婚事;第三次“开门酒”只一瓶,是专给姑娘母亲放在枕边晚上为女儿祈祷时喝的。在这里送茶叶是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


来源:中国民族网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