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 第192期

作者:张英时间:2010-05-18点击数:


第20期    总第192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10.5.18

阿佤人住在山顶的由来


  佤族地区,大多山高水秀,云雾缭绕。阿佤村寨就落居在丛山的平缓之巅。佤族人民为什么都喜欢住在山顶呢?这在佤族人民中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候,相传佤族、拉祜族和傣族是骨肉兄弟。那时他们都居住在水土肥沃的平阔坝子里,生活富足安康,三兄弟团结和睦,共同劳动生活。后来,三兄弟都娶妻成婚,结婚后仍在一家生活,第二年,他们的妻子都生了双胞胎,子女长大后,原来窄小的房屋变得拥挤不堪,吃饭因人多难以计划,三兄弟看了家里的境况后,常在一起商论,认为今后他们的儿子又结婚生育,孙子娶妻生子,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怎么得了。而平地就这么一块,虽然祖先都在这里耕种生息,但今后人口增多了,就这么一块平坝又怎么养活子孙后代呢?山上的土地无人采摘,怎么办呢?于是三个兄弟决定分家。三兄弟征得父母的同意后,父母让老大带着妻儿迁到山顶上居住,让老二带上妻儿搬到半山腰居住,老三因年小又体弱,就让他留在父母身边。三兄弟分家后,因环境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语言也跟着所在的野兽飞鸟而改变了。天长日久,分到山顶上居住的老大家族变成了今天的佤族,住在半山腰的老二儿孙变成今天的拉祜族,留在家中住在平坝的老三就变成了今天的傣族。发展到今天,便形成了傣族居住在河谷坝区,拉祜族住在半山腰,佤族居住在山顶。打那以后,佤族保留着这样的传统:只要是兄弟多的家庭,凡是大的,结婚成家后都得分家出去,最小的则让他留在家中抚养父母。                                              

来源:孟连旅游网  

佤族打猎


  一天晚上,达太约他的朋友尼亚和桑色上山打锦鸡。三个朋友发现榕树上正睡着一只锦鸡,达太便举枪瞄准锦鸡的肚子。尼亚用手压住了他的枪口,说:“喂,还是头头好,这么小小的一只锦鸡,把身子打烂了,我们吃什么。”桑色插嘴说:“我看还是打翅膀吧,锦鸡的头和羽毛比肉更值钱。”锦鸡受了惊飞走了。第二天晚上,三个朋友又去打马鹿。他们来到山坡的一块豌豆地边上,远远看见一头带茸的大公鹿,正低头吃豌豆苗。达太悄悄爬过去,但他身后的尼亚和桑尼又开始争论了。尼亚说:“这头鹿一定会打中的,回去我们剥了皮,先炒一锅瘦肉下酒吃。”桑色不同意,他说:“用酸竹笋煮鹿肉是我的拿手好菜,煮着吃比炒着吃鲜美多了。!尼亚不同意,他大声说:“不,大葱炒鹿肉更有味道。”他们的争吵惊动了马鹿,没等达太开枪,马鹿就跑了。第三个晚上,三个朋友又约着爬上山顶,去打黑熊。他们的运气真不错,很快就在岩洞口,发现了一头大黑熊。这回达太不等两个朋友开口,“嘣”的一枪就朝熊屁股打去,然后扭身就跑。熊受了伤向尼亚和桑色扑过来,吓得他俩往树上爬去,在树上冻了一夜,直到熊走了才下来。                 

来源:云游网 

盂连景信溶洞的传说 


  在孟连傣族拉枯族佤族自治县景信乡政府西北南垒河西岸约刃米处,有一个傣语称为“塔南暖”意即小姐住的石洞,即景信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閒洞洞口在一悬崖蛹壁下,周围绿树成萌,。溶洞深约1000米,迂回曲折,洞内石笋参差,钟乳倒悬,石花盛开,景致甚多,其中一只酷似傣家竹楼;相传从前有一位富家小姐与一猎人相爱,遭到父母阻挠,小姐便离家与猎人隐藏居住在这个石洞里,每年傣族泼水节,附近村寨藏的未婚傣族男女,都要带上贡品结伴到这里贡  祭,以表示对自由婚姻的向往。洞中之景傣家竹楼即小姐住处,楼下还有一“石桥”,传说是猎人人洞喂马之处.扶“梯”而上,有床铺帐幔、火塘碗碟等物像。                                          

来源:普洱市旅游局

  
历史上的佤山人头桩


  普洱地区在50年代以前,西盟佤族在农作物种植季节,沿袭下来过以部落为单位,结合血族复仇猎取仇寨人头的祭典。砍头祭谷旧俗,包括猎头、接头和祭头等一套仪式。指挥猎头的首领由卜卦产生,猎到人头后,先放在木鼓房下的人头桩上,并在人头上撒火灰、让火灰和人头血一起滴落在地上,然后每家分血少许,在播种时同种籽一起撒到地里,认为可以丰于收。在血祭中,虽然认为人头是一种最高的献祭品,但对猎获的人头怀有敬畏感,故反过来又将人头作为祭祀的对象。祭头仪式分集体和家庭两种:集体祭祀以部落为单位;在猎到头后,先在建寨最早的老寨供祭,然后再分寨轮流祭祀。最后仍送回老寨。家庭祭祀仪式一般在太阳偏西时举行,先由接头人从祭司家中的祭台上取下人头,交给两个未婚妇女抬到木鼓房。路上,猎头者在前,家人随后,鸣枪击鼓,到木鼓房后,将人头放在祭台上,并向人头撒米,祈求赐福。然后抬着人头绕木鼓房转九圈,边转边跳,再沿原路将人头抬回祭司家,转交另一家祭祀。各家祭祀完毕,再抬回木鼓房,由祭司将其置放在专供人头的竹架上,长2米,上部编成圆形箩样,直径0.3米。集体祭祀要杀猪宰牛祭献,家庭祭祀也要以猪、鸡作为祭品。每年农历四、五月播种前后,还要举行送人头仪式,届时,由祭司和老人将上次猎获的人头骨送到寨外的鬼林人头桩上。鬼林人头桩为木桩,高1-1.2米,直径宽0.35米,木桩顶端挖空,将旧头骨置于其中,盖上一块宽0.35米的石板,人头桩上常刻有一个五官齐全的人头像,在头像周围又刻划一些斜方格,方格间涂有石灰和牛血。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佤族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学的逐渐传播,猎头血祭的旧习俗早已被废除,佤山的人头桩早巳变成了历史陈迹。        

来源:普洱市旅游局  

彝族年少儿耍猪脚习俗的传说


  古代彝族年期间,少儿有耍猪脚的习俗。过年的第二天,村子里少年儿童们带着各自宰杀下来的猪脚聚集这一习俗的来历,有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很有名的猎人。这个猎人有个独儿子,他很爱自己的独生儿子,把他当成宝贝,对他百依百顺。有一天,儿子向父亲提出一定带他去打猎的要求。于是,猎人就带上自己的宝贝儿子上山打猎。父子俩转了天,直转到下午,也没见有什么猎物。这时,猎狗也由于过度劳累,不肯进入林区寻找目标。无奈之下,父子俩找点水坐下来调点糌粑冲饥。正当他俩吃着,吃着,猎狗揪着了一只彝名叫“果补”的小动物,朝前撵去。此时,父子俩停下吃糍粑,尾随其后。果补、猎狗、猎人父子均狂跑一阵后,过补被猎狗撵到一棵美丽的树脚下。果补一蹿,蹿到了树上,一晃就不见了,只见猎狗蹲在树下不停地狂吠。这颗树所开的话既有白色的、黄色的,又有紫色的,且花大无比,美丽绝伦,父子俩不知是棵什么树。其实,这是一棵彝语叫“伦补”的树。这种伦补树属珍稀植物,可以移位。这时,不知道这种树特性的猎人对儿子说道:“你就在这里好好看护这棵书,我返回家拿来斧头和绳子,我俩把这棵树砍回来。”说完,转身走了。猎人回来后,树子没有了,儿子也不见了。猎人伤心地哭了一场。哭着,哭着,他睡着了。朦胧中,只见伦补树美丽异常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果补在树上蹿来蹿去,自己宝贝的儿子从树上跳下来对他说:“爸爸,你为何如此伤心?我再也不能跟你回家了,希望你不要悲伤,赶快回去,以后过年的第二天,带着两只猪脚来给我玩。”就这样,猎人醒来,更加伤心地回去了。为纪念猎人的儿子,以后,村子里的人们就在过年的第二天,让自己的孩子们带上宰杀下来的猪脚到伦补树、果补和猎人儿子消失的地方聚餐。从此以后,这一作法迅速流传开来,且延续至今。即使在 汉杂居受彝汉族习俗影响较大的地方,彝族年期间,少年儿童们都要耍猪脚的习俗。

来源:云南省民族文化网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