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 第181期

作者:张英时间:2010-04-30点击数:


                                          第9期    总第181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10.4.30
 
                                             哈尼族文字


   哈尼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1957年,采用拉丁字母形式,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作为标准音,创立了一套哈尼族文字方案。次年,即在红河州开展了“大跃进式”的哈尼文实施推进工作,先后在元阳、绿春、金平开办三期扫盲师资培训班,培训师资共500人,在绿春、元阳举办了两期哈尼文教师培训班,培训哈尼语教师40人。与此同时,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招收首期哈尼文本科班。随后在红河南岸4县全面铺开哈尼文推行工作。据统计,当时参加学习哈尼文的民族干部、农民及学生共9.5万人,经过短期学习,4.6万人达到脱盲标准。1963年,中央民族学院招收第二届哈尼文本科班。1984年,哈尼文推行主要采取双语教育的方式在小学阶段开展。
 



  中央民族学院与云南民族学院先后又招收了多期哈尼文大专班。从1984至1994年的10年间,累计出版哈尼汉双语用书11类,30余种,共计127000册。目前,红河州的《哈尼文报》,金平县、元阳、红河、绿春四县广播站,以及红河州人民广播电台、西双版纳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均有用哈尼文编播的新闻、文艺节目。哈尼文的推广工作正切实有效地进行着。
  哈尼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教育传承系统,它包括家谱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社会行为规范教育、生产劳动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教育具有全民性,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年长者往往成为施教者。茶余饭后、生产劳动之中,火塘、节日庆典、宗教祭祀活动中,通过讲述、演唱、示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等方式达到教育目的,具有寓理于情、寓教于乐的特征。
  “莫批”是哈尼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意为知识丰富的受尊重的长者,即世人通称的贝玛。哈尼族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习、礼仪以及文学艺术等,主要靠莫批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保留。莫批传授带徒,须是年高望重、历史渊博的“批玛”(大师傅)。学习口碑祭词的地点,平时在批玛家,时间多在晚上。学习祭祀多在批玛主持祭祀的场所。届时老批玛率众前往,由出师的莫批主持祭典,年轻的“批诚”(大徒弟)一面默念祭词,一面做一些小型祭祀。而年纪小记性差的批然(小徒弟)只能多干一些下手活,或跟随莫批默念祭词。
这时,老批玛威严地坐在祭台上指导祭典,即使念错一句话,摆错一碗供品,都要重新更正,直到完全记住为止。经过数十年学习祭典,可举行出师典礼——“批郎候”。届时请历届出师莫批当监听,与批玛一起共同评定成绩的优劣,不合格者即退师从事农业生产。
  哈尼族学校教育的发端,最迟在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据史籍记载,当时土官龙上登赴京受职,逗留京师“遍访名宿”,学成归来,癖爱汉文典籍,“不娴弓马”,兴学校,建文庙,亲撰碑文,论述孟子学说。由于他的亲自倡导,汉族文化在六诏山和泥地区顺利传播。(《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清朝民国时期,部分哈尼族聚居区陆续办起了一批学校,但入学者多为汉族、白族等民族子女,哈尼族学生为数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哈尼族地区的教育开始逐步走上正轨,教育水平和教育程度逐年提高。1953年,哈尼族在校小学生为11395人,占总人口的2.5%;在校哈尼族中等教育学校学生为83人,占总人口的0.02%,没有大学生。至1990年,哈尼族在校小学生为161881人,占总人口的12.97%,在校中等教育学校学生为29451人,占总人口的2.36%,在校大学生有420人。目前,哈尼族地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在校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不断增加,并有了本民族的硕士生、博士生。
 
                                       哈尼族宗教信仰
  哈尼族宗教信仰,至今尚未形成全民的一神崇拜。滇西南少数地区的哈尼族,民国初年受外国传教士的影响,兼信基督教。佛教也曾在这些地区传播过。惟入教的人不多,影响不大。绝大多数的哈尼族信仰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自然崇拜、魂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哈尼族自然崇拜的主要对象是山、水、树、日、月、风、雷、冰雹、地震等。灵魂的观念在哈尼族宗教信仰中曾占有重要地位。哈尼族认为,人有12个灵魂,分布于人体全身,对人体的安康起着不同的作用,只有12个魂都恪尽职守,一个不少地依附于人体时,人才能健康无恙。为此,哈尼族依据失魂的地点、方式及原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招魂、保魂和固魂习俗。
  哈尼族的鬼崇拜,是在人死魂不灭的观念下产生的。认为人死后,其魂离开躯体,鬼有善恶之分。正常死亡者,其魂由“贝玛”指路返回祖地,成为子孙后代的保护神。非正常死亡者以及35岁以前未婚男女早逝的阴魂是凶鬼、恶鬼、野鬼,不能返回祖地,到处游荡,危害人间。只有通过一定的祭祀礼仪才能满足鬼的要求,人才能幸免于难。在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中,神灵崇拜最为复杂,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三类:①天上诸神。如欧户和摩咪(天神、人的保护神)、卓玛和拉玛(日月神)、威嘴和石匹(小天神、农业保护神)、搓和里(雷神和风神)、奥和夺(禽神和怪神)、战神和纠纷神等。②地神,分地上神和地下神。地上诸神有护寨神、土地神、自然神、火神、煞神等多种。地下神有卑傲神、欧龙社(具有财神的性质)等。③祖先神。在诸多神灵中,欧户和莫咪是至上至尊的神和世间一切的主宰者。欧户有千百只耳朵,能听清世间的任何声音,莫咪有千百只眼睛,能看清世间的任何事物。他们有严格的天规天理,应经常祭祀拜谢。
  祖先崇拜是哈尼族重要信仰之一。无论哪一支系的哈尼族,都有一个从古至今的祖先家谱,以父子连名的方式流传着。他们相信祖先的神灵居住在坟墓中,或“莫咪罗咳”处,即天神的门口,或是在家中的“候勾”处--类似于神龛的专门祭祀祖先的地方,必须经常祭祀祖先的神灵,才能得到护佑。
贝玛是哈尼族宗教活动的主持者,按照他们不同的社会职责和知识水平,可分为“仰批”、“翁批”和“舍批”。仰批主要职责是发送死者、主持葬礼及一些较为高级的祭祀活动。翁批无杀牛祭祀的权利,负责村社的一般性的公祭和个体家庭的一些私祭活动。舍批又称“尼玛”,以中年女性居多,专为他人问病解疑,走阴招魂。
  灵魂观念与招魂:滇南红河、元阳、绿春、金平一带的哈尼族,早在元明之际已基本进入封建领主制经济阶段,但其意识形态及其宗教信仰却仍停留在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延绵时期,并以强烈的“灵魂”观念为其主要特点,称“魂”为“约拉”。他们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和纷繁迷蒙的祭祀活动,皆出于对人体“灵魂”的卫护,求其“灵魂”的完整与安康。当地哈尼族人原始宗教观念认为,凡人一旦降生在地之日始,随着三声哇哇啼哭声,就都具有了十二个“魂”。这十二个魂以其对人体安危祸福的不同作用,分别列为第一“魂”、第二“魂”……直至第十二“魂”。为使人体永远安福康宁,十二个“魂”务必一个不少地时刻围绕其体旁,倘若有“魂”离散人体,人体就生病,降灾临难;如果紧附于人体的主“魂”离散,人就要死亡,据说,“魂”离散人体是从最末尾的第十二“魂”开始的,依照十二、十一、十……的次序进行,主“魂”不会首先离开人体等等。强烈的“灵魂”观念是哈尼族原始宗教的一种特殊观念。从万物有灵观念出发,哈尼人认为不仅人有“灵魂”,连家庭、家禽家畜和五谷也有“灵魂”。为使“家魂”不丧失,每一个成员的十二个“魂”时刻完整地围绕于身边或附于体内,以确保家庭的兴旺发达和人体的安康,各户哈尼人家每年都要定期为家庭及其成员“招魂”一次,招“家魂”称作“俄拉枯”,招人“魂”谓之“约拉枯”。不同年龄的男女分别举行不同的招“魂”仪式。“密差当者差”:“密差当”即稳住土地,“者差”为接祖根.这是一种人生礼仪性质的特殊“招魂”仪式。这样,人们不仅取得了人生的立足之地,而且死后才能跟历代亡故祖先同位。这种“招魂”仪式一个人终生只举行一次。“俄者差”:意即“接家根”,并以万年青树为家根的象征。其仪式寓意家庭就像那叶茂根深的万年青树,命长千年万年。“俄合合妥”:意为包连全家人的“魂”。“俄拉枯”:即“招家魂”,每年选择一个吉祥月份父亲和母亲生日那天举行。“火拉欧拉枯”:意即“招年月魂”,一种专门为四十岁以上的男女个人举行的招魂仪式。“司拉枯”:直译为“招死魂”,即招回跟随死人幽灵到阴间去的活人“魂”,将活人的“魂”招回来附在躯体上。这是为十二岁以上的男女个人身体欠佳而特意举行的一种“招魂”仪式。此外,还有为不同年龄层次的男女分别举行的多种招魂仪式以及为孕妇举行的“坐月招魂”仪式等等,极为纷繁芜杂。                                       

来源:东方民族网

花山节的来历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其实,花山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但流传最广的还是下面我们将要和你介绍的这个传说。传说,在古老的部落时代,黄帝是汉族的首领,蚩尤是苗族的首领。黄帝和蚩尤原先很友好,后来,双方发生了争执,矛盾越来越大,两人互不相让,后来,双方发生了大战。这场战争相当激烈,打了很长的时间,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横遍野,大地一片凄凉。最后,蚩尤被打败了,苗族被迫四处流落,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流亡民族。为了能让苗族团聚起来,重建家园,让苗族生存下去,蚩尤心如焚烧,他废寝忘食地冥思苦想。他想:汉族不会吹立箫和芦笙,只有苗族才会吹。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派人去砍下竹子做成立箫和芦笙,让法师到山顶上去吹奏,同时,在山顶上竖起花杆来。流落在四方的苗族忽然间听到了他们最熟悉的芦笙的声音,于是顺着这个声音走去。走着走着,他们又看到了高高的花杆,大家就向竖花杆的地方汇聚……终于,苗族又团聚了,大家高兴得又唱又跳,庆祝这重建家园的喜庆日子。从此以后,每年的这段时间,苗族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苗族的花山节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来源:http://www.pecc.cn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