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 第149期

作者:YJP时间:2009-05-13点击数:


景东彝族打歌

景东彝族打歌彝语称欧克,是景东广为普及、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初级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它融诗、歌、舞、乐为一体,集娱乐性,趣味性,表演性于一身,是一朵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奇葩。农村中普遍流行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听见芦笙响,脚干就发痒;跳歌要跳三跺脚,跳起黄灰做得药。打歌已成为景东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赶街问路,劳动约伴,还是大山中路遇、嬉戏、挑逗、寻找伴侣都以打歌作媒介。人们在娱乐中陶冶情操, 在游戏中培养艺术鉴赏力,在打歌词中记载历史。

打歌现已收集整理的共有四十三套路,它们内容丰富,跳法相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各有名称。构成色彩斑斓的一种景东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艺术。打歌的起源尚未找到史料依据,但从现存文史资料来看,早期只在彝族聚集区流行,汉族是不跳的。解放后,汉族才逐渐加入,别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至于流行于彝族之中的这些民族舞种究竟源于何种民族,什么朝代,演变过程等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考证。

景东彝族打歌舞蹈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摸拟动物神态,动态特征及情趣的情趣舞。如:鸡勘歌,苍蝇搓脚等;二、以动作命名的表现人类生产生活,思想即兴形成的劳作舞。如:羊皮舞,三跺脚等;三、带有祭祀性,仅限在婚丧仪式中表现祝福或寄托希望的祭祀舞。如:闪闪歌,二面六等。

景东彝族打歌的曲调旋律优美,风格独秀,曲调进行平稳,音程跳动起伏不大,多为上下句或四句乐段结构。一首曲调可根据舞者情绪的变化和需要,可快可慢,反复加花使用。在基调框架基础上任凭演奏者装饰,加进自我风格。从现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比较分析,羽、徵调式居多,商调式次之。宫、角调式少见,五声音阶特性占多数。

伴奏乐器主要有:葫芦笙,三弦,笛子,树叶,小闷笛等。近几年来也有用口琴,月琴,小号等作伴奏乐器的。伴奏乐器的使用,东边哀牢山区喜爱用笛子,三弦、树叶伴奏;西边无量山区喜欢用芦笙、小闷笛、小三弦伴奏。

东西两端的打歌习俗也不尽相同。无量山一带基本按传统节日,吉时来跳。哀牢山一带则不拘时辰,只要天气晴朗,弹起三弦就跳。

舞蹈动作以腰、腿为律动。脚上动作较多,跺步、甩步、踢腿、收脚较为普遍。膝自然弯曲有弹性。上身有前俯、后仰、收腹、挺腰、翻身等动作。手的动作不大,多为拉手、挽臂、搭肩、扣手、拍手或自然甩动。舞蹈队形变化不多,一般为一个圆圈,也有围成两个圆的两排的。在人数上有的只能成双,有的围圆后两个圆对面跳的等等不一。少则几人,多则上千,以领唱、对唱、合唱再配以器乐伴奏作为舞蹈的律动特征。手扣手,手搭肩尽情欢歌。

歌词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唱人类起源、民族迁徙的;唱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的;唱天文地理,历算记数的;唱托物咏志,劝人向上的;有唱游戏猜谜;唱倾诉悲痛;唱热爱生活,抒情开怀的等等。丰富多彩,淋琅满目,犹如一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歌词有固定流行的套歌,多为现编现唱。诗行音节数都是七个,每行的字数结构习惯以四加三为基本格式,七言四句为一基本单位。已几十个,上百个基本单位联成一体贯穿一个主题内容,构成一首意境完整的打歌歌体。

从歌词表现手法来看,分仁义调,挖苦调两类。

从歌词的题材上来分又可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类。传统民歌有排曲、猜曲、散曲、对歌四种形式,而新民歌则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加进新内容,赋予新的生命。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彝族打歌这一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青山绿水,总以歌舞相伴,笙弦相随。景东各族人民正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艺术,不断丰富和创造着具有时代精神的,富有浓郁民族芳香的新歌颖曲,使彝族打歌这一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斑斓夺目的音乐舞蹈艺术奇葩异彩纷呈,更加绽放。

来源:32路音乐网 2008.10.5.

彝族民间音乐舞蹈

普洱地区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景东、景谷、镇沅、宁洱、江城、澜沧、墨江、普洱等地。彝族民歌音乐按其体裁,表现内容及演唱形式可分为跳歌、小曲、山歌三大类。   

跳歌:是诗、歌、舞融为一体的群众自娱活动。众人随芦笙、笛子音乐的旋律节奏,边唱边跳,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从歌词内容上分盘曲(排曲)、杂曲(散曲)、对歌(辩答)几种。“盘曲”富有叙事长诗成分,多数是天文、地理和生产知识总结和古往今来的故事、佳话,如《拜十二属相》、《上阵要靠父子兵》等。“杂曲”是即兴创作,触景生情,直抒胸意,常为七言四句或五言六句。“对歌”有情人对答,男女结伴对答等。   

小曲:从歌词内容上分为叙事歌、习俗歌、情歌。“叙事歌”是彝族民间用来记叙历史、事件、经验的一种方法,如《菜花黄》、《顶兵调》、《怀胎调》等。“习俗歌”从不同角度反映习俗风尚、风土人情、民族禁忌、祭祀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有《送财神》、《拜喜神》、《祭祀》、《出嫁歌》等。“情歌”主要抒发男女爱情。小曲曲调乎稳、柔和、节奏规整严谨、风格多样、适应性强,演唱形式灵活,山野村寨,婚丧喜庆均能演唱。   

山歌:分为劳动山歌、牧歌、吼山调几种。山歌多在野外唱,不受环境限制,是表达唱者内心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一种自娱曲调。节奏自由,曲调舒展、弃放、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多用装饰音和较多地使用自由延长音。“劳动山歌”有《栽秧调》、《薅草歌》等。“牧歌”有《放牛调》、《放羊调》等。“吼山调”有《甩花山》、《撵山调》、《大过山》、《追妹子》、《过山调》、《顺江边》、《翻山调》、《淌水调》、《爬山调》、《下河调》等等。   

彝族的民间器乐有吹管乐、弓弦乐、打击乐三类。亦作歌、舞、演唱伴奏用。

吹管乐:有长号、口弦、唢呐、笛子、芦笙、地芦秆、大嗡筒、小号等。芦笙多用作跳歌伴奏,有五管、七管、九管的,能吹奏五声音阶。长号声音宏亮,深沉,多在讨亲嫁女时起奏作“发号”。小号调子除伴舞外,在婚礼场中还可吹奏看板调、缺席调、迎亲调、送亲调、接客调;拜堂调等曲目。   

弓弦乐:有大三弦、小三弦、月琴、四弦、二胡等。三弦弹奏技巧多为“滚”和“拨”,定弦多为四度五度定弦法。三弦曲目较多,有欢乐的,有哀愁的。流行的三弦曲目有:顺江边、二折一、翻身调、直歌、翻歌、趱歌、出门调、赶马调、三跺脚、三脚调等。   

打击乐:有羊皮鼓、木鱼、磬、芒、大锣等。主要用作掌握节拍、段落和增添演奏气氛。   

彝族民间舞蹈。普洱地区的彝族以跳望,亦称跳歌、打歌的舞蹈最为丰富,约有100余套路,全区各县均流行的有:闪闪歌、顺攒歌、小倒攒、大倒攒、直歌、猴子车磨、合脚歌、鸡勘歌、羊撕打、马四蹄、三跺脚、羊皮舞、三弦舞。江城县流行烟盒舞、七姑娘、嘟哩勒果勒、叶尼渴、四弦舞、拍拍手、阿曲色、跳神等。彝族舞蹈的特点是欢快、热闹。

来源:普洱市旅游信息网  2008.10.30.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