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 第148期

作者:YJP时间:2009-05-11点击数:


歷史的金三角

東南亞各國都是多民族的國家,共有90多個民族。在總面積約為50萬平方公里的金三角地區約有人口200多萬,3000多個村寨,居住著苗、瑤、拉祜、僳僳、撣、佤、佬、阿卡(哈尼)、克欽(景頗)、崩龍、拉瓦、克倫、老龍族、老聽族、老松族和漢等數十種不同的民族。由於歷史的原因,不同的民族在地理分部上有不同的區域,有的主要生活在自然條件好的平原地區,有的生活在山區,由於文化背景、生活習性、自然條件的區別,產生了民族的差別,也折射出斑駁的文化,增添了民族的色彩。

地理金三角 吞噬五萬大軍的野人山-克欽邦

湄公河和薩爾溫江從北向南,分別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緬甸北部的罌粟主產區恰好位於兩江的中間地帶。緬甸的克欽邦屬於薩爾溫江流域,地處緬甸最北端,是二戰時修築的中印公路的要衝地帶,在全國14個省幫中面積位居第二,主體民族是克欽族,即中國的景頗族,有資料稱緬甸的克欽族佔全國人口的2%。

克欽邦位於中國與印度之間,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是二戰中連接中國與印度公路的要衝。二戰中日本軍隊與英國、中國和美國的軍隊在這一帶開展過激勵的交戰,密支那于1942年5月8日被日本軍隊佔領,直到1943年5月17日方被中美聯軍奪回。由於緬甸失陷,當時中國大陸與海外的聯繫被切斷,大量的軍事援助只能通過空運從印度進入中國的雲南,於是有了赫赫有名的跨越喜馬拉亞山脈的駝峰飛隊,引發了無數至今仍為媒體樂此不疲的故事。   

克欽山區地形條件複雜,山巒起伏,叢林密布,江河交錯,人跡罕至,當年深入緬甸阻擊日本侵略軍的中國遠征軍敗退後,就是依仗克欽邦的野人山為屏障擋住了日本人的追擊,但中國遠征軍10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入緬甸,作戰不足兩個月,逃亡幾近三個月,死亡總數達6.1萬人,其中作戰傷亡僅為1萬餘人,有近5萬人在撤退途中被吞噬在深山密林,生還者僅約4萬人!留下了中華民族的千古情懷。有人寫詩道:"十萬大軍下緬甸,四萬殘兵僥倖還。一萬忠烈死疆場,五萬冤魂葬深山。"  

銅鼓-敲出文化同源的聲音

由於漫長歷史的淹沒和血腥戰爭的毀滅,包括金三角地區在內的東南亞不少民族的歷史仍未完全清楚,許多專家學者們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和爭論著。   

近來通過專家和學者的長期努力,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生活在中國廣西、雲南以及越南、寮國、泰國和緬甸的一些民族有著文化上的淵源關係。有關研究稱:對這個區域已經出土的銅鼓進行對比研究後表明,大約在2000年前,也就是在中國古代的戰國晚期至東漢初期,中國南方和東南亞的世居民族已經共同擁有了銅鼓鑄造技術,他們之間長期的交流和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銅鼓文化圈。廣西的范宏貴教授認為同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中國八個少數民族與東南亞泰國、越南、寮國、緬甸等國家的十幾個民族,或稱壯泰系列民族,都起源於中國南方,“是同根生的民族,猶如一棵大樹,經過若干年的生長後,生出許多枝幹。上述各族,根是相同的,只是枝幹不同。”這些研究的成果將為進一步揭開金三角地區眾多民族的密提供極為寶貴的線索。

山地民族--“阿卡”族

到泰北旅遊,特別是到著名的美斯樂觀光,常可以看到打扮得“珠光寶氣”的阿卡族。阿卡族在中國稱為哈尼族,哈尼族在中、越、老、緬、泰五國都有分佈。中國雲南南部地區在唐代曾有和泥的地名,說明唐代時哈尼族在此帶已經分佈很廣。中國的哈尼族有150多萬人。   

越南2001年約有1萬人。據專家考證,越南的哈尼族是在大約300年前開始從中國雲南遷入越南的。   

寮國約有4至5萬人,主要分佈在豐沙裏、南塔和烏多姆賽。   

泰國的稱哈尼稱為“阿卡”、“果卡”或“卡”,人數約有兩萬人,據專家考證,泰國的阿卡是在20世紀初從中國逐漸遷入緬甸、越南、寮國的北部,再由此進入泰國的北部地區,泰北最早的阿卡寨建於1903年,現阿卡族共約2萬人,主要分佈在主要居住在清萊府的夜莊、夜賽、清盛、清孔縣和清邁夜艾縣等,以及清邁府的山區,歷史上多數以種植罌粟為生。   

緬甸的哈尼族稱為“高族”,總人口約為4萬人,主要分佈在撣邦東部地區,約在十九世紀中葉從中國遷入。緬甸撣邦東部以哈伲族(當地又稱愛伲族)士兵為主部隊是“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35該部隊于1989年6月10日原緬共815軍區脫離緬共後成立,該部同年11月獲緬政府承認為“撣邦第四特區”,總部設在小動拉鎮,以小動拉、色勒兩鎮為活動中心。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ESSNDA)轄區總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人口約7.4萬。  

金三角地區分佈最廣的民族-傣族

簡單地說,金三角地區的泰、撣、佬族與中國的傣族同源。歷史上他們曾先後在這個區域建立過多個小的國家,在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些民族主要信奉小乘佛教,性情多溫和,熱情好客,把行善積德、追求來世幸福當作人生的最高目標。由於他們生活在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平原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程度比同地域的山地民族要好。在西方殖民者進入這個區域時,多數傣族地區已經處於封建社會的形態。   

雲南的傣族約有112多萬人;越南的泰族有80多萬,寮國的佬族又稱老龍族,約有210萬人,是寮國的主體民族,分佈在全國,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地區,泰國的泰族約有3000多萬人,佔該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是該國的主體民族,遍佈全國。緬甸的撣族約有336萬人,是緬甸的第三大民族,佔緬甸全國人口總數的7%。緬甸的撣族有67%分佈在撣邦。

被迫更改族名的漢人-果敢族

在緬甸撣邦北部的盡頭,在中國雲南西南的底端,在一個遠離中原的地區,有一支漢民族已經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這支漢族就是生活在緬甸撣邦果敢及周邊的漢族,在緬甸被稱為果敢族。現在的果敢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   

300多年前明朝滅亡之際,清朝的一些官員和百姓追隨永歷皇帝朱由榔(桂王)從廣西貴州和雲南一路逃亡最後流落緬甸。西元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逼迫緬甸交出永歷帝朱由榔並押解回昆明,一年後永歷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隨朱由榔逃入緬境的文武官員、各類隨從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生棲繁衍,其中包括闖王李自成手下的名將李定國,他沿路護衛朱由榔進入緬甸,此後又長期在邊境地區與清軍週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殺後不久他即病故在現中老邊境動臘縣;通過300多年艱苦而漫長的日子,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最終發展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和這一區域其他稱謂的漢民族。   

生活在異域的這些人們始終不忘自己的民族史,更不會忘記最終將他們劃離祖的那個痛心的時刻-1897年。據當地人介紹,英國佔領緬甸後,曾于1894年與清政府簽訂過一個邊境條約,該條約明確說明果敢地區屬中國地界,但1897年在北京再修改中英邊境條約時,迫於英國的壓力清朝終將果敢劃歸英屬緬甸,這裡的漢人也被緬甸定為“果敢族”。現在的果敢人仍說中國話,用中國字,而且還保留著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果敢地區有很長的罌粟種植歷史,通過多年的發展,罌粟成了當地人們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在果敢大水潭鄉有一個用中方寫就、稱讚大英帝國冊封的緬甸果敢縣土司楊子耀的石碑。該碑建於1926年,講述的剛好是英國人殖民初期的果敢縣土司楊子耀的事跡。其中一段寫道:“羆完菌藏 焚驅狠植 黍隴黍畔 鶯粟獲勝 益益阜康”。經當地有學問的人解釋稱,此段文字的大義是當時的果敢人與野獸搏鬥、焚山墾荒,種植糧食、罌粟遍地、人民安康。   

長期以來,果敢人民在同英國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軍的鬥爭中為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爭取民族利益的鬥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緬甸耐溫排華的年代,緬甸國內一律取消漢語和漢字,更不允許教授漢文,為了保存自己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稱謂,並將他們操地方言的漢語稱為果敢語,使用的漢字稱為果敢文,最終保證中華文化得以傳延。   

1968年後緬甸人民軍進駐果敢,1989年果敢成立“緬甸撣邦民族民主同盟軍”,同年獲緬政府承認為“撣邦第一特區”。其轄區于2002年實現了基本禁絕罌粟種植,在當地的民族歷史和禁毒的歷史上邁出了一大步。

從山洞中走出來的民族--佤族

佤族跨中、緬、泰和老而居。中國的佤族全部在雲南,約有37萬人;緬甸的佤族約有8萬多人,主要居住今日佤聯軍的轄區,與中國的佤族居住區相連;泰國的佤族被稱為拉佤,約有1.3萬人,主要居住在夜豐頌、清邁、清萊等府;寮國的佤族與其他孟高棉語族被統稱為“佧”或“老聽族”,約有16.1萬人。   

有關佤族研究中最令人稱奇的是佤族與今日柬埔寨的高棉人竟同屬孟高棉語族,在歷史上有著同源的關係。
在佤族的傳說中有許多與中國三國時期諸葛孔明有關的故事,如佤族人居住的房子是倣照孔明的帽子而建的,諸葛亮教其種植水稻等,緬甸佤邦地區最高的一座山也被佤族尊稱為孔明山,或公明山,這個山的形狀現在成了佤聯軍帽徽的徽志,被崇高地戴在每一個軍人的頭額上。  

来源:艺龙旅行网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