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第43期

作者:YJP时间:2007-03-05点击数:


第43期  总第43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06.11.8.

拉祜礼仪

拉祜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礼仪风俗。拉祜族的住房一般有三间,中间一间为客房,进门右方墙角就是神龛。勐海县等地拉祜族的住房是竹楼式的,房子隔成两间,里间是家长的寝室,也是供家神的地方。拉祜族人家一般都有两个火塘,即供老人用的和煮饭用的。到拉祜族人家做客,不得随意触摸神桌和神桌上的贡品,也不能在神桌上摆放东西,特别忌讳放肉类,更不能触动专供给家神敬水敬饭的小竹筒。拉祜族人家的卧室外人不得擅自入内。火塘是家庭的核心,拉祜族视火塘和神龛一样神圣,火塘上方不能坐人,不能跨越火塘,不得踩火塘上的三角架和锅庄石。拉祜族忌吃狗肉。

来源:古文凤(云南日报)

文 化 艺 术

拉祜族善于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拉祜族民歌有颂歌、叙事歌、儿歌、情歌、丧歌等五类,各具特色。歌曲、乐曲和舞曲形式多样,节奏多为复拍。乐器有芦笙、口弦、三弦、锣、箫、笛子等。芦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动作多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薅秧舞、割谷子舞、打谷舞、丰收舞、孔雀舞等。从傣族传入的摆手舞,已带上了一些本民族的特点,与傣族摆手舞略有差异。拉祜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多与劳动、颂扬反抗压迫精神有关,形象生动具体。长篇史诗《牡扒密扒》为研究古代的经济生活、原始采矿业、婚姻制度和民族迁徒史的重要作品。诗歌有一种称为“陀普科”的隐晦语,具有为群众喜见乐闻的隐晦规律。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 国家民委网站

妇 女 服 饰

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多穿黑布开襟长衣,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衣领和开岔处都镶绣彩色花边和银泡,下穿长裤。西双版纳有的妇女剃光头发,包黑包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大银牌)。男子穿黑色对襟短衫,下穿宽大长裤,外出佩刀,既是生产工具,又是自卫武器。

由于长期的游猎生活,拉祜族养成了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尊敬老人的道德风尚,每到冬季,拉祜族寨子的男子都要集体狩猎,所得猎物平均分给寨中族人,并将最好的脊肉送给最年长的老人。拉祜族的大家庭多由若干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小户组成,一个大家庭通常有六、七个小户、大者达二、三十户。

来源:云南企业之窗

过年分男女和“男女共同过年”

扩塔节是拉祜族的过年的节日,分为大年和小年。大年是女人过的年,小年是男人过的年,此外还有男女共同过的年。女人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初四,男人过年从初九到十一;十二为满年,是拉祜族男女共同过的年。
   
拉祜族以善于狩猎著名,在拉祜语中,“拉祜”是烤老虎肉吃的意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男人们到很远的地方打猎,赶不回家过年。当男人满载而归时,大年已经过完了。为了慰劳辛苦的男人们,妇女们又专门为男人重新过一次年,这次过年称为小年。
   
    过年前,拉祜族家家户户女人要打扫房屋,浆洗衣服,赶缝新衣,男人们进山打猎,青年男女们忙着做芦笙、口弦、绣花包,孩子们准备陀螺。年三十晚上,家家舂粑粑,准备“接新水”的器具。初一天刚亮,放过几响火枪后,全寨子不分男女老少都抬着竹筒等装水的东西,涌到泉边,抢着接新水。然后,人们敲着芒锣,用新水和粑粑祭祀祖先、耕牛和农具,还要割一把青草喂牛,感谢牛一年来的辛苦劳作。接着就是青年男女们在场子里丢包,孩子们打陀螺,或者带着粑粑、腊肉、酒等礼物给亲戚拜年。这是过大年,过小年也差不多。
   
    正月十二是拉祜族男女共同的年,各个村寨要举行盛大的芦笙舞会,邀请各民族的青年男女参加。晚会主人在用竹子做的桌子放上谷种、桃花、樱花、李花、甘蔗、青松等,当主人把这张桌子抬到晒场中央时,上百只芦笙一起吹起来,数百人到上千人共同起舞,通宵达旦,称为“跳笙”。经过“跳笙”的谷种,各家要拿回去一些,拌在自家的谷种中。据说,这种谷种撒在地里,庄稼长地最好,生活也会像花一样美好。

来源:新华网

小 三 弦

主要流传于澜沧县拉祜、哈尼、傈僳、佤、汉等民族中,又以拉祜族最喜爱演奏。墨江碧约支系称“顶儿妻里”,意为背在身上弹的琴。整个形制与普通三弦相似。所不同者,一是鼓头以蛤蚧皮或羊皮蒙面;二是以三根同麦杆粗细的铁丝做琴弦;三是以一枚铜币或银元再加上一节小铁棒为琴码。琴长三十八公分,琴筒蒙以干笋壳,四、五度定弦,用食指指甲弹奏。音量虽小而十分坚实,音色清脆而又柔美。多在恋爱时由男性弹奏,乐曲如丰正德演奏的《碧约调》。

拉祜族小三弦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由于音量微弱,较难用于舞台演奏。近年,由云南艺术学院改革制作的拉祜族电小三弦,已收到较好的效果。

来源:云南信息港

拉祜族的烤肉

逢年过节,拉祜族的佳肴中,必有“烤肉”。过去,拉祜族的烤肉多用麂子肉和野猪脊肉制作。现在,随着环境和条件和变化,多用牛肉和鸡肉制作。制“烤肉”时,把事先选好的精肉切成片,然后均匀地涂上花椒粉、辣椒面、盐和蒜泥、姜末。再用两根细竹棍夹着,放在火塘边特制的架子上慢慢地烘烤。制烤肉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术,但要烤肉色香味齐全,一要佐料齐全,二要会掌火候。烤肉烤到骨酥、肉黄、佐料糊时最宜。拉祜族的烤肉,嗅着香气浓郁,吃着麻辣开胃,不腻。连骨都香脆可口,是下饭下酒的佳品。拉祜族民间有“逢年吃烤肉,过着也舒心”的说法。

来源:云南信息港 民族风情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