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第一时间 正文

第一时间 第33期 总第1710期

作者: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时间:2020-05-20点击数:



教育部:就近入学政策没有变,会始终强力度推进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19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表示,就近入学政策会始终强力度推进。

“关于就近入学的问题,教育部的政策没有改变,始终会强力度地往下推进。”田祖荫说:“至于说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需求,这是正常的。我们现在正在推进的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以及优质均衡,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都均衡了,都优质了,自然就不择校了,那就是家门口有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

田祖荫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其实就是要把每所学校建合格,让每一个地区的学校都均衡。要使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教师队伍更强,人民群众更满意。


来源:新华网



返校开学第一课云南农大校长开讲“新冠肺炎带来的警示和启示”



5月18日是云南农业大学开启新学期“返校开学第一课”的日子。该校全校师生相聚“云端”,通过网络互动课堂一起上《新冠病毒:一次大瘟疫带来的警示和启示》开学第一课。

为引导师生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云南农业大学组织师生同上“返校开学第一课”,并由校长盛军主讲。课上,盛军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学校师生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假期,使开学成为了一种期盼,也考验着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结合世界瘟疫发生发展及流行历史,盛军深入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和人类发展的影响,提醒师生继续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疫情防控的举措和成效,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上了一堂疫情防控思政课。

他强调,我国抗疫的阶段性胜利,充分证明这是一次举国抗疫的制度之战、一次科学抗疫的科技之战、一次全民抗疫的信心之战、一次有温度的人性之战,希望大家充满自信,一起努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决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2019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朱浩说,校长为我们分析了很多关于疫情的情况和防控知识,以及中国疫情防控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我们倍感振奋,也将努力充实自己,历练本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新时代。

2017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薛冬雪表达了对师生的思念之情:“疫情延迟返校的时间,但拉近了老师同学的距离,我们彼此挂念,相互关心。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感到放心、暖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来源:云南网



在江苏大学:实习实训中提升学生劳动技能



“三年真刀实枪的训练,让我有了工程思维,能够应对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毕业短短4年时间,徐路已经成长为北京一家创新型企业的大区经理。回想大学4年,在慧鱼创新社团每年自主完成一个创新项目,徐路认为这是“除了学习之外最有意义的事”。

慧鱼创新社团是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下属的大学生创新社团。在这里,慧鱼创新实验室、智能车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3D打印创新实验室都面向学生完全开放,由学生自主管理。作为一所工科特色明显的综合性大学,江苏大学把劳动作为工科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实验、实训、实践等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工程训练中心也成为该校工科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不二之选。

江苏大学每年单列30万—40万元设立“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基金”,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各类创新类课程、开展创新立项和课外科技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竞赛。仅2019年,立项数就达到了108项,400余名学生受到资助。

“技术型社团、设备完全开放”也是徐路对创新创业社团最满意的地方。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慧鱼机电模型搭建与控制”“无碳小车创新设计制作训练”“儿童用鼠标的设计与制作”“小型空气清新器设计与制作”等17门课外创新课程,每门课程均设有若干选题供学生自主选择。

有专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预约免费使用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完成创新作品的制作,通过答辩考核获得成绩者可以申请创新学分。这些创新课程每年吸引1500名左右学生选修,近两年来,多名学生从创新课程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66项。

在实践教学项目中,工程训练中心融入具有新工科理念和要求的一体化项目。在本科生综合创新训练中,普车、数车、铣工制作了有较大难度的“三件套”,使学生能够学到真知识、掌握硬本领。

“劳动教育,既要育技,更要育人。”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介绍,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将进一步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工程实践平台作用,面向全校、全天候、全方位开放,让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实训的参与率及受益率不断提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南京启动高校“硅巷”计划:校地共建激活城市创新资源



20所高等院校、120家科研机构、57个博士后流动站、1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44名“两院”院士……作为教育大省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市近年来持续关注高校科技资源和城市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容纳了全市70%教育资源的南京市鼓楼区,以高校为“核心”的城市“硅巷”初显雏形,成为激活老城区的一股创新“浪潮”。

据介绍,南京的现代高教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位于南京市中心的南京工业大学校区,百年前的1915年,这里就曾是同济医工学堂机师科的校园,培育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初代工业“匠人”。这片承载了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创新内涵的校园,目前由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市鼓楼区、万谷集团三方合作,共建体量面积70000平方米的城市“硅巷”,打造一片融合现代产业园、创业孵化区、人才公寓、餐饮服务、生活体验为一体的高品质、智能化、个性化生活工作区,让具有历史余韵的老城区城市肌理重获新生。

据南京市鼓楼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洪礼来介绍,打造城市硅巷是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区域创新载体提档升级的关键举措和主城老城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为南京市高校云集、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鼓楼区将有效利用区域内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居环境,以校地融合、产城一体为基础,建成万谷、金川、南财等城市硅巷超20万平方米,让区域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洪礼来表示,该区将持续加快提升硅巷周边环境品质,着力完善社区、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注入更多硅巷元素,更好满足科创精英对大都市、主城区、高品质工作生活配套的需求,打造南京主城区的靓丽“名片”。

据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介绍,该区域建成后,将进一步推进“学校所能”和“社会所需”的无缝对接。“作为工业类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发掘虹桥校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发挥建工学科优势,以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建筑产业现代化等为主导产业,打造具有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创新驱动、复合经营等特质的高校‘硅巷’,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创新能量和建工智慧。”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邮与华为合作成立“北邮-华为学院”



5月17日,记者从北京邮电大学获悉,该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北邮-华为学院”已正式揭牌成立。未来双方将更好地协同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进重点科研项目合作。

北邮校长乔建永表示,北邮和华为具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促进科技繁荣方面作出了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神圣贡献。未来,“北邮-华为学院”将聚焦移动通信、光通信和数据通信等核心领域,促进北邮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构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产教融合的“聚变机制”。

乔建永还称,北邮和华为将通过合作建设100门高新课程、组建100个“导”“学”联合创新团队,每年培养100名卓越科技人才,全力打造示范性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实现校企之间的制度融合、文化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与人员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徐文伟在致辞中表示,北邮和华为将基于各自优势,继续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科研突破与学术创新,开展各类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建设产学研深度整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来源:新京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挂牌成立两个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挂牌仪式17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举行。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李树深表示,希望各方深入调研分析研判、认真做好各领域布局规划,积极探索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快速形成创新策源能力、决策咨询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产业培育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敢于担当、务实推进。

北京怀柔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彬彬表示,两个研究院正式挂牌,必将搭建起校地、校企合作的新桥梁。希望以两个研究院落地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在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工业设计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国科大怀柔科学城研究院首任院长王艳芬表示,研究院将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前沿领域重要研究基地、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基地、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平台、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和关键产业投资促进机构,最终打造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咨询”为一体、创新资源凝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机恒通联合实验室作为国科大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第一个联合实验室同日揭牌。2020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同时启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