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参考 正文

教育参考第23期

作者:林御霖时间:2006-12-26点击数:


第23期 总第30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06.10.18

优秀教师有“四会”

一会微笑。一个会微笑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时候,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会让学生那颗小小的心温暖好一阵子,因为学生从老师的笑容中读出的是关爱,是理解,更是宽容。难怪人们赞美“微笑如花”。一个优秀的教师,他首先就该是一个会微笑的老师。二会倾听。有人说,教育是一个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教育需要倾听,需要教师蹲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世界。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欣赏。一个会倾听的老师,他没有话语霸权,他不会粗暴地去侵占属于学生自己的言语空间,他在时刻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教育的平等和尊重。三会应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很多课堂上发生的细节是我们无法预见的。面对课堂上的这些意外,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四两拨千斤”,用巧变引领学生在交流和对话中激迸出智慧的火花。会应变,是一种教育技能,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四会反思。“埋头拉磨”是教书匠式教学的形象写照。只顾“拉磨”,不管“抬头看路”的教学只会在“原地打转”,并最终导致教师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和教学效率的低下。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他会时刻“抬头看路”,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成长,最终完成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来源:现教传媒网

                                       让原生态体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
 
    时下,各种原生态版本风靡全国,某校师从中受到启发,成功地将原生态体育项目融入中学体育课堂中。1、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大多以慢跑、徒手操开始或结束。时间久了,学生感觉枯燥,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将土家族大小摆手舞、毛古斯、挤油渣、牵羊肠等原生态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2、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由于它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感觉,甚至使有些耐力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我们尝试着放弃常规的反复跑、循环跑等练习方法,充分利用校园的自然环境,将滚藤圈、擒毛等原生态体育项目作为主教材,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和耐久跑的专项身体素质。3、若学校没有室内田径场,遇到雨天和炎炎夏日,我们将计谋类、踢跳类的原生态体育项目注入体育课堂,让学生在场地要求相对不高、器材随手可得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我们要求学生分组自制器材,将跳房、捡平子、打三棋、打包、抽陀螺等原生态体育项目进行加工处理,采取游戏法、竞赛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相对宽松、充满情趣的环境里斗智斗勇。

来源:中国教育先锋网

如何激发农村学生写作情趣

农村是一个诱人的世界,农村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的农村事物,然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为写作素材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情抒发。这样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培养了劳动热情,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从内容出发,写乐事。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为学生设置某种“需要”,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让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成为他们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从现象出发,写新事。学生对新鲜事物容易感兴趣,易被具体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设置于写作内容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参与生活,置身于特定的环境氛围中,使他们的情感活动参与写作过程,引起感情共鸣,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情感出发,写美事。美的事物具有形象直观性、趣味性。而爱美、追求美好是学生的特点。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加强美的情感体验,调动写作积极性。美到处都有,美的心灵,美的事物,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去发现它,认识它。因此,只要能好好的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彻一个“农”字,农村的作文教学肯定能闯出一个新天地!

来源:中国教师报

历史课教学如何巧用“悬念”

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样一种“悬念”设置的方法来调动读者的热情。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导入新课时要有“悬念”。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不容易集中到下一节课堂上,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前设置一个精彩的悬念,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起因结果,存在内在联系的。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

来源:现代教育报

提问的技巧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所以西方学者德加默有“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的看法。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这种看法颇有道理。 1. 提问要面向全体,切忌针对个别学生或部分学生。我一直认为应该先提出明确的问题再找学生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 提问要有难度和深度,切忌简单肤浅。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若仅提一些记忆型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书本做直接的回忆或对具体事实做回答,或者仅让学生做“对不对”或“是不是”的回答,都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主动进行探究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3. 提问后要留思考时间,切忌急躁、没耐心。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对于老师的提问大多认为是展示自己的大好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一定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给学生留恰当的思考时间,以便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4. 提问要因人而异,切忌不切实际。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难度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困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5. 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及该项课程。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上一篇:教育参考第24期
下一篇:教育参考第22期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