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 第196期

作者:张英时间:2010-05-28点击数:


24    总第196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10.5.26

 

     佤族卧地谈情 

 

 云南佤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方式很奇特,它以卧地私语轻歌牵引,使恋爱情调十分浪漫。有铺展不羁之美。此俗盛行于云南省西盟等佤族集居地。卧地谈情这种求爱方式,极富深韵。小伙子若是钟情于某姑娘,可以赠送香烟、槟榔和饰物,由此打开爱之门。爱之门,是否真的开启呢?这便取决于姑娘的意愿了。姑娘的意愿在卧地谈情中表露小伙子送了赠物,就是"依托",接着便可以"问路"了。小伙进得女家院,便侧躺在竹楼前院中央的地上,

此举意味着告诉人们求婚的人来了。姑娘家人不能对此置之不理。家人要请姑娘走出竹楼,到院子中央去。姑娘来到小伙子身旁,与小伙背对背地侧躺在地上,边歌边语。此时,小伙倾诉衷情,姑娘与小伙交谈后,答应小伙求爱时,小伙和姑娘就翻个身,由背对背变成面对面躺着交谈,多次山盟海誓后,小伙和姑娘才恋恋不舍地从地上站起来。然后,小伙在姑娘及其家人的盛情欢送下离去。如果姑娘对前来求婚的小伙子不满意,就缄口不语,小伙子就会知趣地从地上爬起来。                                

 

来源:www.wazu.cn

 

     西盟野牛山睡大佛传说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湖畔的野牛山,有一座传说为一少年变化而成的睡大佛,属于造型地貌。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英俊的少年和傣族少女相恋,他们约定在勐梭湖畔相见,待得少年赶到,龙太子已将少女娶进龙宫,少年无奈,只好骑马北行,途经野牛山,回头一看,只见勐梭湖水空空荡荡,顿时凄凉倍增。少年下马仰卧山上,冥思苦想,十分忧伤,潸然泪下,在痛不欲生之际,向苍天发誓,永世不娶,终生为僧,祈求少女一生平安,天长日久,少年化为睡大佛,马也不愿离去,变成了一匹石马,朝夕相伴少年,泪水流经之地形成了西盟大理石,如今野牛山睡大佛已成为户外游客观赏的地方。

 

来源:普洱市旅游局 

        佤族为什么黑

 

很久很久以前,佤族的肉色是比较美观的,比现在的佤族显得特别的更白,精神更饱满,因以前佤族从山洞里出来时,就爬在大黑木桩里在着,既然木桩给火烧完过,仅有火烧剩下的黑炭,全部沾上了佤族人的身上,一洗它就干净了。汉族更比佤族聪明,他千方百计地想方设法捆他,本来爬在芭蕉棚里的汉族,又换给佤族,芭蕉棚既狭小又潮湿,芭蕉浆一沾身就难洗掉了,所以汉族跟佤族商量说,咱们俩是弟兄,我俩兑换位置,佤族在芭蕉里爬,芭蕉浆沾在佤族的身怎么清洗无法洗干净,可汉族爬大黑木桩旁边边,虽然木桩被火烧的黑幽幽的,但一洗就干净了,他俩就这样兑换位置,现在佤族就黑了,而汉族却白就是这缘故。                                                 

 

来源:www.wazu.cn

       为神灵而敲击的佤族《木鼓舞》

 

系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的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等地,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佤族先民是古代南方“濮”人的一支,自古与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过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佤族各有称谓,如镇康、永德一带称为“佤”;耿马、双江、沧源一带称“巴饶”、“布饶”;而西盟、孟连一带的佤族先民又自称“阿佤”、“勒佤”等。直到解放以后才被统称为“佤族”。西盟地区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

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佤族人民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依吉”神为主,并用歌舞使其愉悦而祈求佑护。另一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子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佤族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人们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糯米饭以示庆祝,热闹非凡。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木鼓舞》,贯穿于祭祀始终。更重要的是,届时“木依吉”大神,将亲临盛会接受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奉。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

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 两米 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 “魔巴”的一路领唱下,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拉木鼓”,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

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现的“进木鼓房”,集中以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结束于新“木鼓”诞生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的庄严过程。

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热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娴熟的击鼓技巧和粗犷舞姿,集中展现了表演者模拟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逻、报警、作舞等情景为内容的多种舞蹈套路表演。舞蹈开始由一至二人击鼓进行表演,鼓点的音色与节奏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绘鼓槌的剽悍男子进入场地,边击鼓,边围鼓旋转、跳跃,将“敲木鼓”的欢腾气氛推向极致。人们在以此欢愉神灵,求得来年的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

“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

随着历史的进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新兴的科学文化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但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祭祀性的《木鼓舞》并没有消失。它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范的崭新面貌,成为阿佤人认同并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形式。

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木鼓舞》来。人们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翩跹起舞。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如此反复,动作规律而平稳。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以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生活等方面为内容。整个歌舞表现了佤族人民制作木鼓过程和木鼓落成时的喜悦心情。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求生存、图发展”的民族精神。现在,人们在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成为佤族的代表性舞蹈。

 

来源:中国网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