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第35期

作者:YJP时间:2007-03-05点击数:


第35期  总第35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06.10.25.

勐卧总佛寺“塔包树”“树包塔”

在景谷,举凡大一点的傣族村寨都建有缅寺,其中位于威远镇大寨的勐卧总佛寺最为辉煌壮观,寺前有两座佛塔——“塔包树”和“树包塔”。塔基上浮雕有12生肖和莲花座图案栩栩如生,塔上绿盖如茵,与金碧辉煌的佛寺相映,透出徐徐清凉谧意。砖塔与菩提树相互纠结、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菩提树是佛教中的圣物,释迦牟尼在树下成佛,而塔则为佛祖圆寂后供奉其遗体的圣所。天造地设何其神妙!长久以来,佛教对傣族人的生活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每年从傣历年过后,有成千上万来自傣族地区和东南亚信教群众前来朝拜景谷佛迹、念经滴水、赕钱赕物、赕糯米饭,祈求佛祖保佑吉祥安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场面宏大,万人空巷。傣族男子满七八岁后,都要进佛寺过一段僧人的生活,有的长达十多年。

来源:云南旅游电子商务网

佛“足印”从何而来?

在云南南传佛教传播区,目前共发现佛“足印”28处,其中一处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处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余26处都集中在景谷一个县地域内。景谷是古代中国交通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要冲。因为有茶马古道,景谷县旅游局副局长张雷认为,佛祖抑或是其他的印度高僧大德早在1000多年前就云游到景谷一带并留下手足印,也不是不可能的。在一部用笋叶片写成的傣族经书《二十六脚果大麻》中,也有关于这些手足印的记载,这部经书残存的部分分别保存在县档案馆和一个村子的佛寺里。

来源:云南旅游电子商务网

永平镇佛迹——仙人手印 仙人脚

准确地说,傣语“巴达”,应翻译为“佛迹”,而不应翻译为“仙迹”。“仙”即仙人,在人为宗教范围里,专指古代道家和方士所幻想的一种超出人世、长生不老的人。由于景谷有15万多汉族居住,他们对道教的信仰对周围傣族产生一定影响,但傣语“巴达”的全面含义是傣族佛教信徒(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心目中释迦牟尼在传教或游历过的地方留下的踪迹或叫印迹。傣族崇拜这些印迹,是对佛陀的崇拜,与道教崇拜偶像无关,与其他神仙也无关。

永平镇,距离县城西南53公里,是景谷的又一大坝子。坝子边有山,不高,但树木繁茂,绿荫遮掩中有古寺——名曰:雷光寺。寺中有佛迹三,一为手印,足印有二。足印与别处不同,名为大小仙人脚。其中大仙人脚为四足印叠在一起,长约两米。相传为释迦牟尼先后5次传教留下的足印,是南传佛教的朝拜圣地。1785年,当地傣族在此立寺,山门前石阶数百级,登寺远观,永平一览无遗。寺前有碑,有汉文对联:“不是一番苦行,未知何处觅仙踪;若非百计踌躇,那得斯地有名山”。前寺于“文革”中被毁,新寺正在重建。

来源:云南旅游电子商务网

释迦牟尼真的来过景谷芒旭仙人山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释迦牟尼是历史上一位真实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之间,80岁入涅槃(逝世)。在宗教历史上,没有确凿史料证明释迦牟尼来过云南传教。但在他逝世后的四五百年间,他的崇拜者和信徒并未设佛像,而以法轮、佛足迹等作为佛的象征。在印度早期佛教雕刻历史阶段,从巴特胡特佛传故事浮雕开始,以菩提树、台座、窣堵波、法轮、伞盖、足迹等代替缺席的佛像,成了惯例。著名印度文化学家王镛说:“这恐怕与印度早期佛教或小乘佛教追求的最高目标——涅槃的理想有关。涅槃原意为吹灭、熄灭、清凉、寂静,汉译为灭度、寂灭、清净、圆寂,指熄灭贪欲、瞋恚、愚痴等一切烦恼之火,进入完美、平静、永恒、快乐的伦理和心理的最高境界。特别是舍弃肉身不再生“无余涅槃”(完全涅槃),永远解脱了生死轮回的痛苦。(他)再也不会转生为人类或动物,从逻辑上来说不应该再以人类的形象出现。有些学者认为原始佛教倾向于朴素的无神论,与婆罗门教的多神论对立,反对神化佛陀和偶像崇拜。其实,在原始佛教看来,神并非最高的存在,而只是众生的一种,仍然逃不脱轮回,而佛陀涅槃解脱了轮回,超越了一切众生,自然也超越了神,也不应再以人格化的神像出现。不过,刻画佛传故事又要求表现传主佛陀的形象,印度早期佛教雕刻家只好用各种与佛陀生平关系密切的象征物暗示佛陀的存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度美术史话》)从印度巴尔胡特出土的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的红砂石雕刻作品,从《三十三天降凡》(图见《印度美术史话》33页)描述的是佛陀成道后曾上三十三天为他死去的母亲说法,3个月后踏着金、银、水晶3道宝阶中央的黄金宝阶降还人间。黄金宝阶最上一阶和最下一阶雕刻的带法轮足迹,就暗示“隐身”佛陀从天而降。

来源:云南旅游电子商务网

丁光

拉弦乐器“丁光”,流行于德宏州。傣语“光”即“鼓”之意,直译为“鼓琴”,因琴筒似“象脚鼓”而得名。“丁光”是六十年代以来,在独弦的“丁海纳”基础上衍变而来。现主要用于独奏或傣戏的伴奏。

来源:云南信息港 民族风情

簧管乐器“筚”,傣语“筚”泛指一切吹管类乐器。流行于西双版纳,主要用于叙事性很强的,一种被称为“赞哈”的歌唱形式的伴奏,通常由男性吹奏。演唱者男女均可,唱时往往以棕扇叶或扇子遮面。
   
“筚”用细竹制作,上端借竹节封口,近节处侧面为吹口,吹口镶有金属舌形簧片一片,含在口中吹奏,可横吹,也可斜吹;管身开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一个气孔(在前面最末),下端开启;管长一般在28厘米至60厘米之间,管口外径一般在一厘米至二厘米之间。

来源:云南信息港 民族风情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