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第28期

作者:YJP时间:2007-03-03点击数:


第28期  总第28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06.10.16.

拉 祜 族

拉祜族人口为453705人,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哥搓”、“缅”、“目舍”、“苦聪”等。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约80%的拉祜族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拉祜族人口数为453705。使用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族人民长期与汉族、傣族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渊源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历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迁徙,进入今云南境内,分布在金沙江南岸地带,秦汉时期,活动于洱海地区的彝语支各族体被泛称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自唐代起,拉祜族先民自金沙江南岸地带分东西两路陆续南迁。其中西路一支,经今弥渡、巍山,渡澜沧江,到达临沧,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是为“拉祜纳”。东路一支,顺今哀牢山西侧和无量山东侧南下,分布在澜沧江以东地区,是为“拉祜西”。与拉枯族在历史上有密切关系的彝族,称拉祜纳为“大倮黑”,拉祜西为“小倮黑”,称拉祜族寨子为“倮黑加”。元、明两代,拉祜族人民多处于傣族土司统治之下,清末在今澜沧县设镇边厅。

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临沧、思茅、元江和墨江等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先后形成封建地主经济;澜沧东北部、双江、景东、镇源、景谷等地虽然基本形成封建地主经济,但生产落后,土地集中程度不高,尚残存村社组织和土司制度特权剥削。这些地区的拉祜族,约占本民族总人口的半数左右,所用农具与汉族基本相同,但耕作粗放,产量较低。地租一般占产量的一半。手工业有打铁、纺织、制竹器等,一般属于自给自足的副业,很少在市场出售。隶属于傣族土司的拉祜族村社,社会状况亦参差不一。耿马拉祜族为傣族土司农奴;澜沧西南部、孟连和西双版纳等地拉祜族为傣族土司贡纳制隶属农民,本族部落首领与成员间初步形成封建隶属关系,但亦有不少地方还残存着大家庭公社组织。这些地区的生产更加落后,生活更为贫困。铁制农具昂贵,十分缺乏,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产量很低。除农业外,还有季节性的狩猎、养蜂和采集,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金平县拉祜族(苦聪人)的社会经济则严重倒退,他们在森林中从事原始迁徙农业,住的是仅有一人高的简易小屋,不会纺织,以兽皮或蕉叶蔽体;19世纪时还采用“无言贸易”方式与外族交易。

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拉祜族人民享受到了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和人民政府根据拉祜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于1952—1956年分别实行土地改革或和平协商土地改革。通过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以及直接过渡等政策,于1958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来源:国家民委网站(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

李通明及佛殿山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澜沧镇边直隶厅抚夷府发给拉祜首领李通明山照,封他为西盟、勐 梭土目。在李通明统治时期,他把所辖属地区划为4大角码。在角码内除保留各部落中传说中的窝朗制外,在4大角码中委派了新官、新爷、长爷、大爷,代办官长、管事、伙头等官职,这些官职都由他的亲信、儿孙们担任。在他统治地位及所管辖区界确立后,他在佤山实行政教合一,以传教和歃血立盟的方式加以统治,在西盟佛殿山顶建立佛房,每年赕佛时 要求每人随身带一块石头来堆在佛房前,天长日久,渐渐成了三座方型石塔(石塔保留至今) 。从解放前至今成为拉祜族群众每年正月初三烧香拜佛的圣地,也就是传授大乘佛教的地方 ,但没有经书和教规,现称为三佛祖。

来源:民族资料库.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

拉祜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6月24日晚,拉祜山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火把节。在火把节前夕拉祜人就准备开了:砍松枝、扎火把、炼松香。每个寨子广场中间立一棵3丈3尺的大火把,每户门前也立松枝火把,届时举行神圣的驱魔仪式。年轻人用松香相互投扔在对方的火把上,引起火药四射并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很是惊险有趣。

据说在很久以前,尼沙(老天的意思)为了治服扎努扎别(拉祜族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把太阳遮住,大地黑蒙蒙的,人们无法生产劳动。为了不误农时,秋来有个好收成,扎努扎别带领人们将火把捆在牛角上耕地生产(传说牛角原来是白色的,后来被火把熏黑了,从此变成黑的),终于战胜了尼沙,夺得了丰收。后来人们为纪念扎努扎别,便把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火把节。

来源:陆泓 李辉 张金莹(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港 民族风情

云南少数民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钦。白天举行斗牛、摔跤等娱乐活动;入夜则点燃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人们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举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来源:云南信息港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