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课题研究参考 正文

课题研究参考第8期

作者:YJP时间:2006-11-23点击数:


第8期  总第8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2006.9.5.

民居建筑的活化石“尼呵阿”、“尼呵客昂”

建筑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杰作,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最为直接的反映。佤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审美观念、社会观念以及地域性。

思茅区的佤族主要居住在西盟、澜沧、孟连和思茅。佤族自称阿佤、阿卧、阿佤尔、勒佤卧、勒佤、拉弗、布饶等。佤族民居为干栏式楼房。过去,佤族有猎人头祭木鼓的习俗,山寨之间互相砍杀,结仇械斗,需要群体力量进行抵御。因此,佤族的群体意识极强。他们往往以一姓或几姓人家组成小者数十户,大者数百户人家的山寨。山寨四周设有寨壕、寨沟、二至四个寨门。寨沟是进入寨门的甬道,约20米长,2至3米的深和宽。寨壕比寨沟还要深和宽,把寨子团团围住,寨沟和寨壕两沿,植有密密麻麻的荆棘,人、畜、野兽都极难跨越,只有从寨门才能出入山寨。

佤族房屋为竹木结构,茅草顶“干栏”式竹楼。“干栏”一词,本来是古代南蛮(百越后裔)对其住房的自称,是古人类巢居的延伸。上世纪60年代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发现的崖画中就有巢居图样,图中有一棵大树,树上盖有一间简单屋舍,像一个大鸟巢,这便是“干栏”式建筑的“母体”。 佤族民居建筑让人看到了古人类巢居的影子,是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佤族建筑文化就是“干栏式”和“落地式”竹楼。佤族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时期,也常因气候、地质等原因需要迁徙,加之民居建筑材料极易获得,因而搭建较简单,每隔3至5年就要重建。不过,这种建筑既可抵御虫蛇侵害,又可防潮防湿避洪灾,由于材料和结构的原因,还利于通风散热。因为这种建筑外形呈伞罩锥体,被人形象地称为“孔明帽”和“鸡罩笼”。屋顶用草片铺盖,屋角装饰交叉角,远看如大葫芦顶上插两支小牛角,形如古代的军师帽子而获“孔明帽”之美名,其伞罩锥体的外形顶部呈弧形,是葫芦形与塔形的完美结合,其结构为中国少数民族民居所独有,屋角的图腾崇拜装饰的交叉角也为中国民居建筑中未见。

佤族村寨一般建在背山朝阳的山坡上,建盖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9月左右,据说这一时期采集的建筑材料不易蛀虫。建筑材料有竹子、木料、茅草等,平面布局多为椭圆形。分为两层,底层作圈养家禽及堆放杂物用,上层住人,内隔2至5间不等,有卧室和客厅,客厅内设有火塘。墙壁和地板多是木制和竹编,因窗口较小,室内光线阴暗。屋外有一晒台,供晾晒谷物和衣物用。外墙多用竹席围成,利于通风散热,非常适宜当地气候。其结构多采用人字木架,屋顶多为歇山式或四面坡,利于泻走雨水和增加散热面。这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建筑,与亚热带的山野丛林环境相融合,风格古朴、粗犷,接近自然,具有浓郁的原始韵味。

佤族盖房子主要用竹子、杂木、茅草、野藤、竹蔑,房屋分大房子、一般住房、客房和仓房。一般住房称“尼呵阿”或“尼呵客昂”,前者盖房时须剽牛作鬼,后者以老鼠作鬼。茅草房四壁用竹篱笆编成,楼板多用斧劈成的木板或竹笆铺盖而成。楼上住人,楼下养畜或堆放柴火。住房设主门、客门、鬼门三道门。主门为主人家人日常进出的门。客门设于楼侧,供客人出入。鬼门与主门相对,逢做鬼才用,平时忌从此门出入。内分主室和客室,右间为客室,右侧开一道很低的“鬼门”,外搭一竹撑,用以晒粮食、纺织或休息。客室左边也开一道小门,俗称“狗门”,又称客门。房前厦供放牛头,后厦下面养禽畜和杵碓。房子靠山坡处开有一道火门,火门正前方排列着牛角杈、牛尾巴桩、老母猪石。鬼门外是家人墓地。大房子多为大窝郎、头人或经济条件较好的珠米建盖,与一般房子的区别是,房脊两端有交叉木刻飞燕,中央夹一块木刻裸体男像,四面板壁上用牛血、石灰、木炭等颜料画上各式人、牛头及豹、麂子等。佤族的另一类房子是四壁落地的鸡罩笼房,用三棵长杈作柱梁、竹做椽子、四壁用竹笆编栅成墙,开一道门,房顶至房檐倾斜度大,房内隔成主、客室,设主火塘、客火塘、鬼火塘等三个火塘。主火塘是主人家做饭、烤火、睡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火塘。鬼火塘要做大鬼或家里死人时才启用。客火塘供客人烤火,客人住宿也在客火塘边。佤族把自家剽的许多带犄角的牛头骨骷髅陈列在邻主门一边的墙上,以炫耀自己的富有。把自己猎到的兽头骷髅陈列到邻鬼门一边的墙上,显示鬼魂保佑,出猎丰收,形成一种特殊的室内装饰习俗。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佤 山 云 海

云海是西盟县阿佤山独特的自然景观。由于受印度洋气流影响,西盟的雨量非常充沛,空气较为湿润,导致群山间,山谷下,经常有千姿百态的云海出现,是为佤山一大奇观。冬春季节,阿佤山夜间辐射却强烈,低海拔河谷的暖气与高海拔沿山下滑的冷空气相遇,导致了逆温层以下形成了厚厚的云海,覆盖着沉睡中的山谷旷野。观看佤山云海,须讲究时辰。一般情况下在日出前,云海呈静谧状态,迤逦沉睡,纹丝不动地躺在群山腰下。当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把万道霞光投向大地,群山、云海便掳上金辉,云海开始漫漫地骚动起来,开阔的地方,如激浪翻滚的波涛,狭窄的隘口,若飘逸晃动的白练。一些峰尖刺破云层,突兀矗立于苍穹,像春笋出土,一个个小山帽游离于云海半截的山腰,偈舢板,荡漾于云海波涛之中。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云海由悄悄骚动变为层次迭去的波浪,再变为波浪急剧地翻滚、奔涌、升腾,群山、云海时隐时现,极目之处,气象万千。最后化为云朵向天空飘游开去。大约到中午12时左右,云海散尽,方显佤山真面目。佤山云海自午夜形成一直到次日11时以后,才渐渐消散。

观看佤山云海可到西盟勐坎、翁嘎科乡和孟连的富岩乡。乳白色的云雾,时而像一层层轻纱覆盖着山峦村寨,时而似波涛翻滚的海浪拍打着岸边,时而像垂帘瀑布直泻江河玉潭,时而又似弹弓飞起的银棉花絮。佤山云海,真的是变化万千,甚为壮观。而在那云开雾散之后露出来的佤山龙竹、梯田、青松、芭蕉树和竹楼村寨,在巍峨的群山之中,更加显得清新秀丽。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开发部 参考:云游网等



普洱学院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学苑路6号 

欢迎光临图书馆,您是本站第 次访问本站的人!